筆電已經快兩個月不能上網了…
恰逢回台灣受訓 提前回家用掉了兩天的積假
趁此機會整理一下之前的照片
2010.2.27 (六) 陰
自過年後 金門看得到太陽的日子不超過三天
不是陰雨就是濃霧…
總不能把特地帶來的相機一直放在乾燥箱裡除溼…
周末把握天氣還算允許的機會
在我的服勤處所---賢庵國小 附近隨拍
也算是開始正式用相片來紀錄這不滿一年的替代役生涯!
第一次嘗試了後製 調整一下銳利度和飽和度 還有不一樣的風格~
鏡頭一律用Nikkor 16-85mm VR
首先是是賢庵的門面 放學後小朋友總是從這裡衝出來…
猜得出這個銅像是誰嗎?
沒錯!!!就是牛頓…只是蘋果的梗老早就被調皮的小朋友給拔掉了 Orz...
放學拿來集合用的川堂 看得出那段日子溼氣有多重… 地板反潮全溼透了!
一樓走廊 辦公室與幼稚班的所在 1~6年級的教室則是在二樓
接著穿過川堂往裡面走 教室後方就是司令台和操場
跑道、籃球場、遊樂設遊、跳遠沙坑…
餐廳、圖書室、視廳教室、會議室應有盡有 就沒什麼特別的了…
校地旁邊就有不少古蹟 附帶一提…學校沒有圍牆
操場再後方就是許獬墓道埤
在金門很多列為古蹟的石埤甚至風獅爺 都是後來改建或修補過的 埤下的四根支柱聽說就是後來才加的
因為過去戰時石材大多拿來軍事運用 墓埤就更不用說了…
接著往校門口旁 有一「藥井」 也是好久以前留傳下來的 當然已經沒在用了…
很特別的石中劍埤 上頭就寫著藥井的歷史由來
校門口外有一塊農地 種了像白蘿蔔、茼萵、高麗菜、花椰菜…等
之前煮火鍋都自己摘菜來煮 方便的咧
這是茼萵的花 這時候菜當然就太老不好吃了…
看了教學玩了一下不同風格的後製 還是有不少瑕疵...
騎車深入庵前 有座國家古蹟 「牧馬候祠」
是拿來祭祠唐朝率兵來金門開墾的陳淵將軍
古色古香的建築 金門很容易看到 別具風味
這裡看得到的都是土型馬背山牆和燕尾式的屋簷
金、木、水、火型的馬背有機會在金門其它地方看到
土型好像是最常見的一種
過去燕尾是有錢人家才會用 是家世和身份的象徵
但後來逐漸普及 聽說是因為大家都想像別人炫耀自己的家世顯赫 XD
以上都是聽觀光公車的導遊小姐說的… 應該沒記錯
金門也是個賞鳥的好地方
校園內就很常見喜鵲、八哥、白頭翁、戴勝…
其中戴勝是我最喜歡的一種
飛起來時羽色很漂亮 頭冠展開時更漂亮
很遺憾因為手頭緊沒能入手望遠鏡頭…
只好拿學校老舊的12X光學變焦 焦段可到420mm的類單眼
僅抓得到這種畫面
附帶一提 金門的人文聚落相當特別
每個特定聚落幾乎都是同一個姓氏 都有親戚關係
學校附近的吳厝、庵前、賢厝 就分別都是姓吳、陳、盧
其它像歐厝的歐陽、水頭的黃…等不勝枚舉
而每個聚落都會以大石塊刻上該聚落名來當作標示 沒有例外
金門真的很小 年紀差不多的陌生人也很容易就會認識自己的兄弟姐妹、朋友之類的
金門待久了也漸漸習慣 慢慢地很難以當初剛來時的眼光來看到金門的特別
雖然騎車也都繞了金門好幾圈 但我想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分享才對!
相機記憶卡裡還有不少存貨 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