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灣身處全球電子產業鏈相似環節的韓國
順里成章地成為台灣上下放大檢視的對象
不僅是在科技方面 就運動、戲劇…等也在近年來被視為台灣最大的對手
而台灣人似乎對其又愛又恨…
愛的是韓劇、SNSD、泡菜、韓式烤肉
恨的是其為了勝負不論手段、當抓耙子還知兩害取其輕重創台灣面板業
這些都是在台灣就可以知道的一二
來到澳洲 看到了更多韓國~~
據赴身達爾文的朋友說道 達爾文日本人多
身在墨爾本的朋友說~ 墨爾本的台灣人多
自己身處柏斯 唸過語言學校~ 覺得柏斯韓國人有夠多~
先前在GV時全校約莫8、90人
約1/3是韓國人 1/4~1/3是瑞士人 台灣人大概約有1/8
台灣人彼此聊到背包客可能的工作環境
不少同事來自韓國的實在不可勝數
更由事實證明不知何故 韓國人似乎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背包客界所流傳的謠言:
韓國人向心力強! 工作資訊透過境內流傳做到韓國人幫韓國人比比皆是…而台灣人卻多是一盤散沙---不脛而走
針對這種謠言我只覺或許是民族性使然 卻也不完全同意
現在台灣背包客界倒是有許多的互助社團 我自己也是受益良多
多是台灣的公主王子來此受挫後的心情舒發罷了…
願不願意幫忙別人明明看的是交情
說到介紹工作 只因是台灣人就必須幫忙介紹卻連此人工作態度如何猶不清楚
只為同鄉而介紹同鄉人著實膚淺(韓國?) 更有前人砍樹後人遭殃的風險(台灣?)
我們公司前一陣子封鎖台灣人就是因為有前輩不守當初合約的承諾…
離題了… 我沒碰到什麼類似的事 身邊的朋友也都是我願意介紹工作的
只是最近常看到論壇上許多菜包第一句話就是想要幫介紹工作… 實在看不下去!
來澳三個多月 認識的韓國人也著實不少
民族性、飲食文化、社會現象... 了解的愈多 愈覺得自己的渺小
也許是自己幸運 認識的韓國人大都相當友善
並不如先前的印象認為凡是韓國人都用鼻子看人 自以為了不起
卻也碰過讓人相當討厭、沒禮貌~放假抽大麻~下班抽伸手牌的煙鬼
但碰過多位韓國人的我願意接受他只是統計群體中一個極端的樣本 可以被忽略…
高興的是也在語言學校遇到異常認真的韓國人 一下課就一個人巴著老師問問題
為人更是謙虛有禮!!! 我最喜歡跟這種人交朋友了lol
至於在自己周遭多是韓國人工作環境 更是將韓國人的工作態度看在眼裡
說到做事拚勁 著實讓我不能小覷 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target (這點印度人也相當讓我敬佩!!!)
但是否認真、規矩~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時有繞道而行~耍點小聰明小手段的時候 這時韓國人為了結果不擇手段的習性展露無遺
就以上的幾點而言~ 其實不難看出 韓國的強硬民族性也是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所培養出來
不努力拚一拚就只有當輸家的份 我倒認為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但我想這部分台灣人也是不惶多讓~ 我們還更多了一份友善、親和的特質~
總之我想民族性沒有孰優孰劣 都是成長環境先決罷了
韓國人愛拚~ 台灣人也有愛拚才會贏! 台灣加油~
語言學校待過 很容易會有些文化交流
一聽到韓國的教育制度與方法 不只台灣人 其它各國人更是無不駭然…
韓國跟台灣很像 一樣有技職體系和大學體制的雙重升學管道
聽聞在韓國 欲上大學的學生 若是在較好的公立高中
每天七點上學後至晚間10~11點才放學…
那麼長的時間在幹麻我倒不是很清楚
但學校會將學生留在校內那麼長的時間實在可怕…
而語言學校內的韓國人 一樣有亞洲人學英文的通病
聽和說相對較弱 即使說起來不甚流暢
不過韓國人所知的單字數量實在讓我大吃一驚
這現象卻是相當普遍存在韓國人之中!
再者~ 據韓國人所說 在高中時期
就已經有機會選修第二外語!
除了英文是第一外語外~ 在高中時期就有機會修習中文、日文、西班牙文…等
不像在台灣一般要到大學後才能選修
當然語言學習這種事很看個人的興趣
但韓國能從更早的時候培養第二外語能力
估且不論韓國國內是否對此有施加壓力給予學生的聲音
但因此接觸世界的機會確實比台灣多了不少
再者 看看身邊的韓國背包客
大部分是20~25歲之間 男生都已服畢兩年的義務兵役
和台灣最不一樣的是
大多仍是大學學生 只不過暫時休學來澳體驗一番 這點在韓國似乎是風潮
然而在台灣~遊學風潮卻非得大學畢業後才開始 社會價值將休學這件事視為洪水猛獸
自己卻是等到研究所畢業才能看到世界之大 稍嫌可惜
若我能早點走出台灣 或許我能早點知道我想要怎樣的未來麼也說不定lol
說到此~ 又想說說國際化這件事
剛到語言學校時對韓國人沒什麼好印象
第一個認識的韓國男 理所當然的單眼皮 一付吊兒郎噹的模樣
一開口就說:Are you from Thailand?
只好和顏悅色地回答:NO~I'm from Taiwan!!
當時心裡挺不是滋味~ 想說對方跟本是故意的… 雖然我黑也不用一見面就嗆人@@"
ps:在此先跟泰國同胞說抱歉…lol 當過台勞才知道在外打拚的辛苦…
日子久了才發現…對台灣不熟的外國人還不只一個
事後也才了解那位單眼皮韓國男其實還算是個好人~
更有許多人一開始會傻傻分不清楚 Taiwan 和 Thailand
知道這點倒是比當初被說是泰國人還難過~
好歹台灣也出過很多世界第一呀~~
也許是校內韓國人佔大多數的關係 也或許是一開始對韓國人有點敵意…
總覺得對台灣不熟的怎麼大都是韓國人…
心下第一個想法是 我們把對方當成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看待
然而對方早就已經不把我們台灣放在眼裡了…
想到這裡更是覺得台灣人該加把勁!
在台灣待久了 國中地理課本裡的世界有多大實在無法體會
自己出來一趟後也確實見識到了
若是照我原本應該走的路~在無塵室裡當個工程師
僅管可能因國際環境等因素間接造成物價上漲 薪水不升即降
亦或是經濟復甦 公司的紅利發得多了
諸如此類的訊息終究只是新聞 說真的要跟生活扯上什麼關係倒也還好
終其一生 似乎台灣就是世界 世界就是台灣
就連新聞放送的也多是千篇一律的台灣的叭啦叭啦…
坦白說~ 過去一直猶豫是否出國讀書 全是因為認為自己英文不好沒法應付
現在想來當時跟本是白痴一個…
來澳洲之前轉機站吉隆坡以及現在待的柏斯
都是國際化程度比台北多上好幾倍的城市
火車、公車上同時聽到3種以上聽不懂的語言一點也不奇怪
就連英文對各國人也都有不一樣的口音
當初認為自己無法說一口流利又正確的英文而躊踷
而現在滿街都是英文未必比自己好的背包客
待久了終究可以生活 可以溝通 生命總是會找到出路…
拉回來~ 就連幾個技職學校或是僅大一、二的韓國朋友都知道這道理
我卻等到研究所畢業當完兵才看透…
雖然 現在所謂的working holiday已經不似過去剛開放的時候
是將自己放在全然不熟悉的環境裡求生存的深學習過程
現在漸漸得變成像在趕流行的旅行團…
自己身為團員之一 卻也可以看到許多和台灣不一樣的事物
現在的我還沒辦法評論 也沒資格評論
台灣與韓國之中
欲進一步認識世界的背包客在年齡上的差異 是否確實會對一個國家的國際化視野~甚至國家競爭力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我只知道如此這般年輕人出社會前先到世界各地旅行 增廣見聞的現象在歐洲早就行之有年…
是以語言學校內也有一大半是瑞士、義大利等的年輕歐洲人
當然~或許這是由於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一直被對岸打壓
也並不是說台灣非得跟著走一樣的路才會進步成已開發國家
但至少許多台灣人在心態上要想辦法跳脫出台灣=全世界的格局才是~
韓國似乎已經在這條路上 台灣也要加點油才行!
當然 在國外交些外國朋友腦袋裡總不會都是我要贏過你 你要輸給我的敵意
反而因此掃去不少過去對韓國人的負面印象
同時更覺得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其獨到特別之處
回過頭來看自己始覺得身為台灣人是件值得驕傲的事
的確 在此的行為表現代表的並不只是自己一個人
而是自己所屬的國家~
每當想到此 就想為台灣多做點事
就如當初於語言學校畢業時所給的一個聽似冗長的speech
我要的只是大家都記得台灣這個國家而已~
想要台灣更好 不知不覺就萌生了比較的心態
這也是之所以要寫這篇的原因~
我想自己所認知的尚還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期待接下來的幾個月可以看到更寬廣的世界啦!!!